分享 交流 啟迪 共進
——2018年魯渝教育扶貧協作教研科研培訓綜述
——2018年魯渝教育扶貧協作教研科研培訓綜述
為全面落實魯渝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切實加強全市教研科研戰線建設,2018年8月24-29日,重慶市教科院聯合山東省教科院在威海市舉行了魯渝教育扶貧協作教研科研培訓。本次培訓歷時5天,參培對象為市教科院部分中層干部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機構、中學負責人,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員們表示:培訓收獲了智慧、信心和友誼,是一次難忘的學習之旅!
開啟學習之旅
開班儀式由市教科院中教所所長萬禮修主持。市教科院黨委書記范卿澤作了動員講話,他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國家現代化建設、國民教育質量提升以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對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次培訓旨在全面落實魯渝深度合作推進教科研協作協議,傳遞市教科院在服務全市教科研戰線建設的信心和決心。他還對培訓紀律提出了具體要求。
山東省教科院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福建向參加培訓的重慶教科研同行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魯渝教育扶貧協作計劃和兩地深度合作推進教科研協作有關情況,期待大家學有所獲。學員代表劉小紅表示:將珍惜培訓學習機會,確保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共享學術盛宴
本次培訓共邀請了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周衛勇、上海海事大學副教授魏忠、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鐵道、《人民教育》雜志社副總編賴配根、山東省教科院教研室高中部主任孔令鵬、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文祥等6位專家分別為大家授課。
周衛勇《經典學習的意義》立足傳統經典,從哲學、文化的高度闡釋了文化、傳統、經典的意義。魏忠《智能時代的教育智慧》面向時代未來,以全新視角重新審視時代與教育、教育與人、教育與技術、教育與未來的關系。張鐵道以《促進教師能力成長的制度設計》《利用技術增強我們教學的力量》為題,對新時期教師研修提出了科學化建議,對新興技術及教學應用作了趨勢預測和策略思考。孔令鵬《基于新高考方案的高中課程實施》專題報告,就山東省在推進新高考實踐中面臨的困難問題和解決策略作了深度解析。賴配根《新時代基礎教育走勢的幾點觀察》暢談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新特質,張文祥《全媒體時代的輿論態勢與教育類輿情事件處置》科學分析全媒體時代的輿論環境特點,他們分別以豐富案例對主流媒體重大選題、與媒體溝通的輿情應對策略提出了系列建議。
學術報告立足“跳出教育看教育”,既有形勢分析又有案例解讀,既有引領提升又有互動交流,帶給學員們諸多啟迪。市教科院黨委書記范卿澤、副院長李常明及辦公室、中教所、初教所、科研處、期刊所等部門負責人和大家一起全程聆聽學術報告。
啟迪興研之路
市教科院利用教科研戰線群賢聚集的時機,共安排了1次見面交流、4次研討活動和1次問卷調查,大家暢所欲言、相互啟迪,為全市教科研發展貢獻了智慧和經驗。
24日,在培訓中心安頓下來剛用完晚餐,范卿澤書記就召集班委和學習小組組長碰頭,就區縣教科研機構教科研成果量化統計和市教科院教職工科研成果量化統計分別向區縣教科研機構負責人、院內中層干部征求修改意見。25日,全體學員分為2組,范卿澤書記、李常明副院長分別召集開會,就《重慶市中小學教研科研現狀調研報告》《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關于加強新型教育智庫建設的意見》文本進行研討,廣泛征求意見建議。26日,開展“加強全市教科研戰線建設”問卷調查,就29個問題進行了問卷統計分析。28日,全體學員對6個學術報告和2個文本進行分組討論。28日晚,范卿澤書記再次召集班委和小組長開會,就戰線建設有關事項征求意見、凝聚共識。此外,市教科院院領導和中層干部還利用學習之余,主動和大家交心談心,培訓期間共收到意見建議上百條。通過深度交流,拉近了互相之間的心理距離,找準了存在的困難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全市教科研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重點。
“對海天,蓄鴻鵠大志,風正揚帆。”結業典禮上,范卿澤書記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取得的顯著成果,對全市教科研戰線建設提出了13點工作意見。我們相信,魯渝教育扶貧協作教研科研培訓必將開啟巴渝教科研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