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三批教育家型教師校長培訓暨市教科院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訓圓滿結束
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市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推動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進一步提升教育家型教師校長培養對象和市教科院教科研人員教育科研能力水平,11月25日-29日,重慶市第三批教育家型教師校長培訓暨市教科院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訓班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院長冉茂華、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蔡其勇、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紀委書記劉杉樹、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培訓二部主任王成龍、培訓班班主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弗朝暉教授出席開班儀式。重慶市第三批教育家型教師校長培養對象和市教科院部分教科研骨干參加培訓。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教育強市需要大力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蔡其勇院長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刻領會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支撐引領驅動作用,切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他要求學員們要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打開眼界、提高站位、增強互動交流,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專業成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培訓課程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精心安排,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鐵安作了題為《課堂教學當以立德樹人為魂——建設教育強國戰略下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路向》的報告,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黨委書記申軍紅作了題為《賦能未來教育:教育強國戰略下海淀“大教研”的使命擔當》的報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楊潤勇研究員作了題為《中小學有效教科研策略與方法》的報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李玉順教授作了題為《數智技術引領教育教學實踐創新》的報告,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黨建與思政教研部主任叢春俠作了《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路》的報告,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工作組秘書處秘書長黃貴珍作了題為《成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時代好校長》的報告,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分校副校長常晟作了題為《我們距離2035有多遠》的報告,同時,培訓班學員還實地考察了北京景山學校的教育教學。
5天的學習安排緊湊、內容充實。培訓課程涵蓋立德樹人、數智賦能、教研科研、課程改革、教學實踐等多個主題,既立足當下,又面向未來,既有理論高度和政策高度的引領,也有創新思維和改革舉措的啟迪。在高質量課程和高水平專家的引領下,學員們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成效顯著,通過學習,學員們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演進邏輯、本質內涵和時代意義,進一步領會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價值意蘊和踐行方向,進一步提升了教育科研的創新意識、能力水平和實踐效能。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回去后會把學到的先進理念和創新范式落實到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實踐一線,積極投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先鋒行動”,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的夢想點亮重慶教育的詩與遠方,為教育強國、教育強市建設持續奉獻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