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詳細內容

重慶市教科院主動融入教育強國、教育強市建設新部署 “三個融入”增動能為重慶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科研力量

作者: 來源:《重慶日報》2024年第14版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19日 點擊數: 【字體:

編者按:重慶日報2024年11月18日第十四版-強國建設給予擔當-全面推進教育強市看落實板塊刊發的筆談文章《重慶市教科院主動融入教育強國、教育強市建設新部署“三個融入”增動能 為重慶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科研力量》。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7f09057a3bcd4830812464eb95c7d47e.png

                                                                                          2024 年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會召開

1e2d5c343ced4fdc9345e6c8b2e75879.png

                                                                                           2024 年重慶市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會召開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先導性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更好地探索規律、破解難題、引領創新。

面對新機遇和挑戰,如何找準教育科研新航向?市教科院主動融入教育強國建設的新部署,融入教育基點定位的新要求,融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融入教育數智化時代的新變革,系統設計和重塑教研體制機制,深入研究、有效破解各類教育難題,全力打造高端教育智庫,提高教育科學研究事業發展水平,為建設教育強市、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主動融入教育強國建設新部署

先鋒行動  為全國培養大先生 貢獻重慶智慧

教師是立教之本 、興教之源,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力量。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新時代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供有力支撐。”市教科院院長蔡其勇表示,要著力培養具有深厚的情懷、高尚的師德、淵博的學識、創新的品質的教師隊伍。

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是重慶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最高梯隊2010年以來,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領導下,我市從中小學校遴選了3批共81名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作為培養對象,開展了有組織有計劃專業化的培養,產生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渝派名師名家。

作為牽頭單位,市教科院強化“先鋒行動”價值引領,將“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先鋒行動貫穿培養全過程,將“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向陽而立 ”作為先鋒行動的價值內核,著力培育重慶名師名家特質與風貌堅持“六個結合”培養策略,堅持系統設計與分步實施集中研修與個性培養、專家引領與自主發展、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 、持續發展與跟蹤指導、成果推介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綜合施策、立體推進,促進培養對象專業成長。構建“五位一體 ”成長機制,通過市教委搭建平臺、專家學者引領指導、個人主動學習發展、區校協同合力培養、專業團隊共同提升“五位一體”、同向發力,促進培養對象加快成長。

在強化名師名校長引領的同時,市教科院將重點放 在全員教師成長上,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為重慶教育優質 均衡高質量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厚植了發展優勢,積蓄 了充沛動能。

積極探索培訓新模式,完善培訓標準,培育培訓文  化,培育培訓品牌。實施不同類型教師或校長培養培訓  的有效路徑,“一對一”精準培訓項目、“雙新落地”一線學校教師工作坊等。推進“國培計劃(2023)”“一對一 ”精準幫扶城口縣咸宜小學項目,促進薄弱學校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探索出的鄉村教師整校培養模式獲得“國培”項目辦專家組高度肯定。加強教師成長類課題研究,積極探索教師發展規律,組織技能大賽獲獎教師在全市巡講,全市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的2100名教師參加培訓,輻射影響更多人。

如今,我市已經形成培育“人人有機會,人人可成才” 的教研土壤,營造了“人人敢創新,人人要發展”的成長氛圍,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獨特辦學風格的未來教育家領路護航,一大批自覺踐行教育家精神的巴渝良師持續涌現,共同譜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慶新篇章。

全面融入教育高質量發展新任務

協同創新 以高質量教育科研激活發展動能

 2023年為例 ,全市國家級課題獲立項 11 項, 創歷史新高,在西部12個省份中位居第一。批準立項全市教育科研規劃課題909項課題,組織156項重大重點課題現場集中開題論證,近萬人觀摩學習……這是市教科院強化高水平項目牽引,著力培育打造高水平、標志性科研成果的豐碩果實。

推進教育科研高質量發展,助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可謂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近年來,市教科院出臺全市教育科研1+4+n制度,樹立全市教科研系統一盤棋思想,構建上下聯動、橫縱貫通、內外合作的協同創新體系,建立重大重點項目培育孵化機制,完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在充分發揮教育部(重慶)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教育部課程基礎發展中心中學體育與健康教研基地等平臺作用基礎上,新設立重慶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導中心、重慶市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等市級研究平臺,設在市教科院的國家及市級研究平臺已達17 個。

只有培育積極的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環境,推動教育科研成果走出書房,才能充分利用成果價值,讓有組織的教科研與高質量教育同向而行。市教科院為此走好兩步棋。

一方面,不斷強化教科研組織、健全高質量教育科研體系,推進研究范式、方法創新,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跨區域協同創新,強化高水平項目牽引,著力培育打造高水平、標志性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推動科研成果培育和應用,著力抓好重慶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項目培育,加強學術成果出版、轉化及應用推廣,加大對重慶市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培育項目的支持力度,搭建成果推廣轉化平臺,推動成果轉化常態化進行。

深厚的教科研土壤孵化出累累碩果:23 項成果,獲第七屆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1項,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量均是全市第一。推進《2023年重慶教育發展報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探索與實踐》《新時代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探索與實踐》《重慶市高等學校“大思政課”教育教學實 踐探索》《家庭賦能指導叢書》成果編輯出版。

2024年,市教科院對外交流合作的腳步持續加大 。放眼全國,高規格舉辦重慶教育發展論壇,廣泛開展學術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成果推廣會等教育科研活動,提高重慶教育科研在全國的影響力。遠眺世界,與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技能發展南非工作組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技能發展中方工作組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中國重慶—南非(城際)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參加2024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研討會,并作《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  建設走深走實》交流發言,拓展了合作交流新渠道。

以推動教育科研高質量發展、助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己任,市教科院高要求推進科研工作,高 水準賦能成果轉化,彰顯出新時代的責任和擔當。

加速融入教育數智化時代的新變革

賦能增效   打造全國數字教育重慶范例

新時代,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

重慶,以數字賦能教育,以創新引領未來,深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在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資源供給 、融合創新等方面按下“快進鍵 ”……完成“惠學生“數智強師 ”特色應用謀劃,加快推動教育管理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重慶教育入學“ 一件事 ”入選國務院辦公廳“高效辦成一件事 ”2024年度重點事項。

于市教科院而言,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貫徹數字重慶建設部署中應當具備教研科研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

市教科院統籌運用數字化思維、理念和技術,以資源和數據為新生產要素,在助學助教助研上發力,探索構建數字時代未來教育的新機制、新模式和新形態。

堅持走“智慧型、創新型、服務型 ”教科院發展之  路建成“云教研平臺“重慶云課堂”“優質資源庫”三位一體的教研科研信息化支持體系。其中,“重慶云  課堂”上線資源總量達到10029個,總數超過15萬,平均月訪問量達到140萬完善“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管理平臺 ”,建設課題申報系統等系統集群,優化“教育智庫成果管理系統 ”。系統化數據支持平臺基本建成《重慶市控輟保學動態管理系統》對義務教育階段存在輟學失學風險的學生實施有效干預,為我市實現持續動態清零提供了重要保證。

數字化是市教科院應對時代變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教科院堅持把教育智庫建設作為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智力支撐,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在著力打造新型教育智庫方面做了初步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年初,《2022全球教育智庫影響力評價PAP研究報告》發布,國內44家政府、高校、民間智庫上榜其中,我市教育系統3家智庫入選中國教育智庫影響力評價榜單,重慶市教科院榮登中國教育智庫第三名。

乘勢而起,智引未來。市教科院緊緊抓住建設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庫主線,緊緊圍繞教研科研高質量發展主題,凝心聚力、銳意改革、攻堅克難、百折不撓,著力推進“十四五 ”規劃各項任務落實,教研科研工作 邁上了新的臺階。

“33395 ”高端教育智庫建設總體思路清晰可見:錨定決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三大目標,緊扣凸顯咨政服務價值、成果標志性、工作辨識度三大要求,把握政策需求、研究質量、成果應用三大導向;推進“加強戰略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加強任務閉環落實體系、科研體系、教研發展體系構建重塑,加強成果向政策、范式、 輿論轉化 ”九大措施;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優化人才隊伍、強化平臺建設、堅持數字賦能等五大保障,推動教育科學研究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重慶實際,服務教育大局,市教科院正與時俱進、加速轉型。市教科院黨委書記范卿澤表示:“將圍繞教育強市建設決策部署,按照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更大作用的要求打造高端教育智庫,以服務教育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為主線,以深化機制改革為動力,提高教育科學研究事業發展水平,為建設教育強市、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撐。”

實干出實效   科研結碩果

88b65a4b3b09490d9bb9118d1fcdd3e9.pn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国精品产区WNW2544|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久久996热精品xxxx|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