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全市普通中學和中學教師線上教學的十條建議
給全市普通中學和中學教師線上教學
的十條建議
為進一步規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作,特對全市普通中學和中學教師提出十條建議。
一、立足學生全面發展。在線上教學安排中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總體國家安全觀等內容,引導學生全面了解黨中央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總體要求,學習典型人物先進事跡,致敬逆行英雄,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砥礪責任擔當。
二、突出身心健康教育。線上教學應高度重視體育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居家體育鍛煉,參加力所能及的居家勞動,特別關注學生在特殊時期可能出現的應激反應,有意識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緩解線上學習壓力,精心安排好線上心理健康咨詢輔導。
三、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立足校情學情,優化落實線上教學實施方案,從課程資源選擇和開發、教師和課表安排、網絡教學設計、教學平臺選用、教學過程管理、作業測試評價等方面進行管理引導,規范教學實施,并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營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四、定期開展在線教研。完善在線教研機制,組織優秀骨干教師進行課程錄制、資源提供和線上教學指導,安排線上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分享經驗。通過集體備課、問題探討等方式,及時掌握課程實施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師線上教學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減輕教師線上教學負擔。
五、充分使用資源平臺。科學選擇網絡教學平臺,規范使用優質課程資源,加強對師生的平臺使用指導。用好用活線上教學資源,鼓勵開發和應用個性化教學資源,注重線上教學效果,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廣大教師應積極探索線上教育的有效路徑,提升現代信息技術素養和能力。
六、創新線上教學方式。探索開展基于在線教學的“集中教學”“分層教學”“個性化輔導”實施策略,發揮在線教育優勢,靈活安排知識講授、情境呈現、問題互動、學生展示等環節。通過微信群、QQ在線等多種平臺提供輔導和答疑,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七、科學布置批閱作業。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科學設計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鼓勵布置具有實踐性、體驗性、趣味性的資料檢索、項目研究、小實驗等作業,可通過學生拍照上傳、教師批閱、師生線上交流討論、互評自評等方式展開。建好學生作業檔案,有針對答疑指導。
八、重視學生發展指導。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學業水平、居家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處理好興趣特長、潛能傾向與社會需要的關系。注重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與拓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九、謀劃開學銜接教育。做好居家學習和開學后學習的銜接準備,精準分析評估學情,以年級組為單位科學制定后期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策略,對后續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形式、評價、進度等作出科學的調整。兼顧線上學習有困難的特殊學生群體,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十、推進畢業年級教學。結合校情,有針對性地制定初三、高三年級線上教學工作方案,強化年級管理,制定復習計劃,明確學習任務,梳理學科知識點,強化答疑與指導,確保復習備考工作有序進行。正常開學后,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學習節奏,扎實做好復習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