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全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高等學校,市教委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和《重慶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充分發揮教育科研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撐、驅動、引領作用,著力推進重慶教育高質量發展,經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決定開展2023年度全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設立
(一)課題類型
本年度全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設立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課題和教改研究專項課題、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其中教改研究專項課題設立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重大課題、重點課題和教改研究專項重點課題按照《2023年度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大重點課題指南》(見附件1)所列研究題目申報,一般課題(含教改研究專項)、青年課題及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自擬申報課題題目。
(二)研究周期
各類課題研究周期一般2-3年,原則上不超過3年。
(三)資助標準
本年度對重大課題、重點課題和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予以經費資助。重大課題擬立項5項,資助標準為5萬元/項;重點課題(含教改研究專項重點課題)擬立項300項左右,其中資助課題100項左右,資助標準為1萬元/項;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根據實際確定立項數量,資助標準為1萬元/項。
(四)立項評審
本年度課題立項評審按照申報課題類型,采取分類評審,分類確定立項比例,堅持立項保底原則,適當兼顧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類型結構比例和照顧邊遠貧困及少數民族地區。
二、申報條件
(一)重大、重點課題申報人須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博士學位,能夠擔負起課題研究實際組織者和指導者責任;
(二)一般課題申報人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碩士學位;
(三)青年課題申請人屬于高等學校的須具有博士學位,屬
于中小學(含幼兒園、中職學校、研訓機構等)的須具有碩士學
位,且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8年5月1日之后出生)。
三、申報程序
(一)申請。課題申報人通過登錄“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管理平臺”(網址http://61.186.207.11/,以下簡稱管理平臺)在線填報《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書》(見附件2),沒有平臺帳號的申報人需先進行個人注冊。如果申報人所在單位為中小學(含幼兒園、中職學校、研訓機構等),且單位未在管理平臺注冊的,須按照規定要求先進行單位注冊,并經區縣教育科學規劃辦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個人注冊,個人注冊成功后即可在管理平臺開放時間內在線填報課題申報書,相關操作流程及填報要求詳見管理平臺界面提示。
(二)審核。各區縣教育科學規劃辦和高校、市教委直屬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以下簡稱二級管理部門)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題申報審核工作,把加蓋公章的《申報數據匯總表》掃描件和在申報限額之內審查合格的《課題申報書》《課題論證活頁》在管理平臺上提交,超過申報限額的申請材料不能提交。
四、申報時間
(一)本年度管理平臺將于2023年5月10日零時至5月31日24時上線開放,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再受理申報。
(二)課題申報人網上材料提交截止時間為5月31日24時;二級管理部門網上審核提交截止時間為6月10日24時。
五、申報要求
(一)重大課題、重點課題申報名稱須與課題指南題目保持
一致,不得自行更改或添加副標題;教改研究專項重點課題申報名稱既可采用課題指南題目,也可根據專項課題指南選題方向自擬具體申報名稱(保持選題編號不變),均不得添加副標題;一般課題(含教改研究專項)、青年課題、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由申報人按照課題類型自擬課題名稱,自擬課題名稱表述應科學嚴謹、規范簡明,避免引起歧義或爭議,不加副標題。
(二)重大課題、重點課題設計指向教育中宏觀層面研究,鼓勵高校與區縣、校際之間等協同申報課題研究,服務教育決策咨詢;一般課題、青年課題面向教育中微觀層面研究,服務教育實踐創新;教改研究專項課題面向專業教學、學科教學、課堂教學等改革實踐,服務教學質量提升;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專項課題僅面向重慶市第三期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培養對象申報,選題方向盡量體現培養對象自身教學風格、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服務培養教育家型的教師和校長。
(三)作為課題負責人當年只能申報一個課題,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不作為課題負責人只作為課題組成員最多可以同時參加兩個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已承擔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但尚未結題的課題負責人不得申報本年度課題;已獲得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及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立項的課題,不得以同類課題重復申報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凡發現申報人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及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將取消5年申報資格。
(四)本年度仍實行限額申報,申報推薦指標分配另行通知。各二級管理單位要廣泛發動組織申報,加強申報指導,提高申報質量;遵照相關程序組織課題申報初評,按照申報推薦指標審核上報;同時須嚴格審核申報人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實性、課題組的研究實力和必備條件等,在管理平臺上提交的所有材料均視為審核同意,無需在《課題申報書》上加蓋二級單位公章。凡發現二級管理部門審核把關不嚴,將扣減次年申報推薦指標,直至取消二級管理單位次年申報資格。
(五)繼續實行無紙化網上申報,具體見《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網上申報操作指南》(管理平臺自行下載)。
市規劃辦聯系人:徐老師、謝老師 63853100
李老師、劉老師 63853119
技術咨詢聯系人:張老師 13594183798
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月5月4日